根據習近平總書記在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上講話精神,四川省南江縣老區建設促進會認真學習,深入調查研究,為在“十四五”期間,更需要國家切實加大對革命老區振興發展支持力度,分別向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省、市老促會和相關部門積極建言獻策。
一是實施新一輪川陜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規劃。2016年國務院批復了《川陜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規劃》,經過四年的實施,川陜革命老區面貌發生了新的變化。但由于規劃期較短、重點任務聚焦于脫貧攻堅,與井岡山、延安等革命老區相比,全面振興發展差距相當明顯,突出表現在優勢產業相當脆弱,民生短板依然存在,地方財政十分困難等。南江縣2019年人均GDP、人均財政收入、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僅相當于全國人均水平的1/3左右。建議國家在“十四五”期間實施新一輪川陜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規劃,在重大基礎設施、特色產業培育、補足民生短板、強化生態補償、一般轉移支付方面加大支持強度,縮小川陜革命老區與其他革命老區的差距。
二是加大對川陜革命老區培育優勢產業的支持力度。革命老區一般地處邊遠山區,川陜革命老區也不例外,邊遠地區發展優勢產業的基礎在于優勢資源。以南江縣為例,全縣礦產資源品種多達50多種,但探明的儲量僅有鐵礦石、石灰石、煤炭、部分霞石、石墨,絕大部份資源家底不清,更談不上開發利用。建議國家在“十四五”期間,安排充足的專項經費,在川陜革命老區開展石油、天然氣、石墨、霞石等優勢資源的勘察,為其招商引資開發利用打下牢固基礎。加大特色農業、特色畜牧業、特色旅游產品品牌培育的支持力度。以南江縣為例,全縣擁有南江黃羊、南江茶葉、南江核桃、南江金銀花、光霧山生態旅游等特色產業,但規模小,市場競爭力不強。建議國家在“十四五”期間對革命老區特色農業、特色畜牧、特色旅游的品牌創建、品種培育、基地建設等,加大支持力度。實施“產業鏈”扶持工程。建議國家根據各地資源基礎和開發現狀,安排具有產業關聯的大型央企、國企和民企進行對口扶持,使革命老區的資源優勢與幫扶企業產業優勢融為一體,帶動革命老區優勢產業的穩定發展。處理好生態環境保護與優勢產業發展的關系。革命老區一般都是生態環境重點保護地區,南江縣是國家主體功能區示范縣之一。建議國家加大對川陜革命老區生態補償力度,加大支付轉移力度,同時加大對現有的縣級工業園區改造升級的支持力度。從政策、資金上傾斜支持,使之達到省級工業園區標準,以利于與生態環境保護要求相適應。
三是加大對川陜革命老區財政轉移支付的支持力度。川陜革命老區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面臨的最大困難就是財政運行困難。建議國家在“十四五”期間加大對革命老區政府性債務化解的支持力度。改革開放以來,革命老區為了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民生改善,彌補公共服務短板,在地方財政收入有限、國家補助不足的情況下,不得不負債發展,累積到現在形成了沉重的政府性債務(以縣為單位少則幾十億,多則上百億),嚴重困擾老區發展。建議國家對革命老區政府性債務進行實事求是的摸底,制定化解規劃,健全化解機制,突出化解效果,力爭用10-15年時間全部化解,使革命老區輕裝前進。建議國家在“十四五”期間加大對革命老區財政轉移支付力度,確保一般轉移支付、專項轉移支付總規模有實質性增長,而不是“此消彼長,總數不長(或慢長)”。
四是加大對川陜革命老區民生改善的支持力度。加快農村公路建設支持力度。以南江縣為例,經過三輪交通大會戰和脫貧攻堅,全縣農村公路建設發生了翻天覆地變化,但北部山區村與村之間“斷頭路”多,中、北部地區村通路通達深度不夠(以通到村委會或村小學為標準),全縣農村公路建設需求在2000公里以上。建議國家在“十四五”期間增加農村公路建設指標,提高補助標準(由現在的50萬/公里提高到100萬/公里以上)。加大對公共衛生事業支持力度。健全建強縣、鄉、村公共衛生體系,加大業務用房、設施設備、人員配備等支持力度,提高公共衛生人員的經濟待遇,大力推進“健康中國”戰略的具體實施。加大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支持力度,大力推進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在硬件投入、人員配備、正常運行等方面予以實實在在的支持。
(南江縣老區建設促進會 李祥俊 姚棟梁) |